zhǎn
zhàn
详细释义
1.
古代刑罚之一。本谓車裂,后谓斩首或腰斩。
也。从从斤。裂也。
《说文·车部》
腰曰腰
《释名·释丧制》
明日徙舍,有罪者以徇。
《国语·吴语》
失期,法皆
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叔文之怒,欲下诏斩之。
·韩愈·《顺宗实录四》
鞠其犯,略不讳隐正赴郡论斩刑。
·洪迈·《夷坚支志景·王双旗》
人差包待制了,兄弟,不好惹,斩后闻
·《陈州粜米》第三折
陛下俯察臣情,臣所奏付有司,明布各衙知道,臣速
·李诩·《戒庵老人漫笔·女辩继母诬陷疏》
2.
砍断;砍。
芟刈其禾稼,木。
《墨子·非攻下》
,入宗所主意,尺二寸之木,名之曰主,主心事之,不人像。
·王充·《论衡·解除》
譬如手全,所存者大故
《北史·羊烈传》
凿浍沟茭茅,为陆田千二百,水田五百
·韩愈·《崔评事墓铭》
文化的路是“斩”不断的啊!
阿英·《偶想》
3.
断绝。
既卒,何用不
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君子之,五世而
《孟子·离娄下》
一小告曰:“此出禁所生也,非公则杨矣!”
·冯梦龙·《智囊补·察智·杨茂清》
君之流风余韵,不及一世而
·黄宗羲·《空林禅师诗序》
4.
讨伐;攻打。
遂北伐山戎,刜令支,孤竹而南
《国语·齐语》
5.
砍伐;开辟。
歙自二千人,道,至略
·袁宏·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六》
高祖在关东,令何成未央宫,何斩龙首山而之。
北魏·郦道元·《水经注·渭水三》
6.
剪裁。特指丧服不缝衣旁和下边。
参见“斬衰”。
晏桓子卒,晏婴粗缞斩
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
内有齐斩,外服皆
《旧唐书·孝友传·崔沔》
7.
哀痛。参见“斬焉”。副词。极其;非常;特别。参见“斬新”“斬平”。
8.
用同“”。
乖眼,果是人不
·董解元·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
提起篮儿,但篮里亮灼灼一尾金还斩动鳞
《西游记》第四九回
9.
通“”。挖掘。
基,掘下室。
《墨子·备蛾傅》
10.
通“”。不齐貌。
,枉而,不同而一。
《荀子·荣辱》
源:上海辞书出版社《汉语大词典》
字形演变
全部
大篆
小篆
隶书
楷书
行书
草书
二字词
  • 斬冰
  • 斬馘
  • 斬眼
  • 論斬
  • 誅斬
  • 斬馬
三字词
  • 斬立決
  • 斬假石
  • 不斬眼
  • 斬候決
  • 斬立决
  • 斬馬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