臘
臘
là
liè
详细释义
简
繁
1.
祭名。古代称祭百神为“蜡”,祭祖先为“臘”;秦汉以后统称“臘”。
〔孟冬之月〕天子乃祈
来
年于天宗,大割祠于公社及
门闾
,
腊
先祖五祀,
劳农
以休息之。
注
《礼记·月令》
宫之奇以其族行,曰:“虞不
腊
矣。”
注
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四代
腊
之别名: 夏曰嘉平,殷曰清祀,周曰大蜡,
汉
曰
腊
。
汉
·
蔡邕
·
《独断》卷上
2.
岁末。因腊祭而得名,通指夏历十二月或泛指冬月,常与“伏”相对。
田家作苦,
岁时
伏
腊
,烹羊炮羔,斗酒自
劳
。
汉
·
杨恽
·
《报孙会宗书》
腊尽残销
春又
归
,逢新别故欲沾衣。
唐
·
元稹
·
《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》诗
谁
教强半
腊
前
开
,多情
为
春
忆
。
宋
·
张先
·
《好事近·和毅夫内翰梅花》词
去
腊归
自杭州,省
读
留札,
谦
牧
恳
切,有逾
寻
常。
梁启超
·
《致伍秩庸星使书》
3.
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夏季三个月安居一处,修习教义,称一腊。亦特指僧侣受戒后的岁数或泛指年龄。
比丘
满
四十
腊
,然
后
得入。
晋
·
法显
·
《佛国记》
初
过
石
桥
年尚少,久
辞
天柱
腊应
高。
唐
·
贾岛
·
《赠僧》诗
寿
七十有八,
腊
三十有九。
《景德传灯录·智岩禅师》
阿叔
腊
故大高,幸
复
强健,
无劳悬
耿。
清
·
蒲松龄
·
《聊斋志异·翩翩》
4.
冬天腌制鱼肉鸡鸭等的通称。
1
参见“臘肉”。
酒自酒,
汤
自
汤
,
腌鸡
不要混
腊
獐。
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
5.
姓。
源:
上海辞书出版社《汉语大词典》
字形演变
全部
二字词
正臘
戒臘
臘賜
臘風
真臘
臘八
三字词
臘八蒜
臘八米
臘八麪
護臘草
臘八醋
江西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