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释义
1.
相遇;遇见。
参见“遌時”。
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,是故遌物而不慴。
《列子·黄帝》
曰乘高而遌神兮,道遐通而不迷。
《文选·班固〈幽通赋〉》
郴山奇,其水清,泊砂倚石,有遌无舍
·韩愈·《祭河南张员外文》
公之初起,兵不满万进与贼遌。
·薛福成·《中兴叙略下》
往者中之法与无法遇,故虽经而常自存;今也彼亦以其法以吾法遌,而吾法乃隳朽蠹如此其敝也,彼法日而吾法日消矣。
严复·《原强》
2.
抵触。
牚距劫遌,又足怪也。
《文选·马融〈长笛赋〉》
遌而趣,翕靴晔而繁
又《嵇康〈琴赋〉》
周人之和蠕化之息。
·方履·《邓完白先生墓表》
海山有约易错遌,此中便可终来家。
·赵执信·《平度州逼中望东北诸山》诗
源:上海辞书出版社《汉语大词典》
字形演变
全部
小篆
楷书
草书
二字词
  • 遌时
  • 劫遌
  • 遌颜
  • 逢遌
  • 错遌
  • 腾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