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释义
1.
罪行。
淫,淫
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之不臧,惟余一人是有逸
《国语·周语上》
武王伐,曰:“殷有重。”
《后汉书·袁术传》
2.
刑罚。
陈时臬,司,兹殷
《书·康诰》
不用而民不用而威行。
《荀子·强国》
是知败军,身死家戮,爰自古者,明斯在。
南朝 梁·任昉·《奏弹曹景宗》
3.
处罚。
亦指宴饮及游戏、竞技时对输方或犯规者的处分。
又如: 罚款;罚球。
乱罚无罪,杀无辜,怨有同,是于厥身。
《书·无逸》
天子有善,天能之;天子有,天能之。
《墨子·天志下》
宫中府中,俱,陟臧否,不宜同。
三国 蜀·诸葛亮·《出师表》
合樽促席,引乐饮今夕,一醉累月。
·左思·《蜀都赋》
不成,依金谷酒
·李白·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
4.
讨伐。
参见“罰罪”。
其衷,致罚于楚,而君又之,周室何罪?
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
5.
鞭挞。
凡民之有邪恶者,三
《周礼·地官·司救》
6.
出金赎罪。
五刑不,正于五
《书·吕刑》
掌受士之金罚货罚,入于司兵。
《周礼·秋官·职金》
7.
星名。
北至于罚者,言气夺可伐也。
《史记·律书》
者白虎,其宿主兵。
《后汉书·郎𫖮传》
三星,在咸西下西北而列。
《星经·罚》
8.
用同“”。参见“罰誓”、“罰願”。
源:上海辞书出版社《汉语大词典》
字形演变
全部
金文
大篆
小篆
隶书
楷书
行书
草书
二字词
  • 罰罪
  • 郵罰
  • 致罰
  • 誅罰
  • 咎罰
  • 征罰
三字词
  • 金谷罰
  • 剋罰藥
  • 牽牛罰
  • 戍罰作
  • 扎罰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