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无论山台楼阁还是茂密森林,我唯独爱那千亩的竹子。
竹子成长前埋在土里的根,便已经一节一节地分开,长到云层的竹子内部仍然是空心的。
葛陂与那龙竹一样,我站在这昆仑山谷中同风畅聊我的思绪。
在这月朗风清的美好夜晚,可怜只有我一人,并无知音与我相伴。
[
3
]作品简介
《咏竹》是北宋诗人徐庭筠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这首诗表面写竹子的生物特征,实际以物喻志,写竹子那样高洁、谦虚的品性。竹子在还没有钻出地面的时候就有竹节,而等到竹子长得很高,高到比白云还高(这里用了夸张手法)的时候,它的心还是空的。这首诗比喻人在还没有出人头地、默默无闻的时候就很有气节、不为强权或利益而屈服;而等到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绩,已经声名赫赫了依然很谦虚,不骄傲。本文意境深远,引人深思。诵读时,应掷地有声,读出节奏感。
[
1
]作者简介
徐庭筠,台州临海人,字季节。徐中行子。有志行,事父兄甚孝友。尝赴试,时秦桧当国,试题问中兴歌颂,乃叹曰,今日非歌颂时,疏未足为中兴者五,忤主司意,黜归。为学以诚敬为主,居无惰容,喜无戏言。与其父俱隐遁,乡人敬称为二徐先生。卒年八十五。
[
2
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