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韩少府见访
· 胡令能
méi
xiàochūcǎotáng
értóngjiànchē
zǒushēnchùcáng
译文
作品简介
作品赏析
创作背景
作者简介
作品评价
译文
突然听到梅福前来造访(寒舍),(我)笑着穿上荷衣走出草堂。
村里的小孩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(那浩荡的气势),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。
[
3
]
作品简介
《喜韩少府见访》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写当官的韩少府乘驾车马来访,诗人笑嘻嘻身披荷衣走出草堂迎接,家里儿童不习惯见这么有声势的车马,却悄悄藏进芦花丛中。此诗委婉含蓄,富有生活气息。
[
2
]
作品赏析
这是一首写迎接访者时心情的七绝,诗的生活气息很浓。题目中的“喜”字就透出了作者当时的欣喜心情,是全诗的文眼,为全诗定了基调。
首句“忽闻梅福来相访”从“忽闻”写起,一个“忽”字写出了事情的突然,也写出了出乎意料的惊喜。第二句“笑着荷衣出草堂”从情态、动作写,“笑”扣题目的“喜”字,穿衣迎接动作,透着一股乐不可支的心情。这两句诗从正面写“见访”情景。
后两句写孩子们见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的情景,一方面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,胆小腼腆;一方面也写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威势在孩子们心里的影响;再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虽地位低下但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,同时并写出了诗人在当时的声望和影响。“儿童不惯见车马,走入芦花深处藏。”这两句诗从侧面来写“见访”,委婉含蓄,而且最富于生活气息。
这首诗用简短的文字写出了诗人遇有官员来访的欣喜心情,同时也显示诗人在当时有一定的声望和影响。诗写得通俗易懂,而且生活气息很浓。
[
4
]
创作背景
该诗具体创作时间未知。胡令能隐居圃田,圃田是列子之乡,胡令能对列子推崇备至,时常祭祀列子,他深受列子的影响,成就了一副道家风骨,他宁可曳尾于涂,逍遥于世,也不愿意劳心劳力,为仕途功名去奔走。韩少府早闻胡令能的才名,特意来访,胡令能作《喜韩少府见访》叙述此事。
[
5
]
[
1
]
作者简介
胡令能
唐朝诗人
胡令能(公元785-826年),唐贞元、元和时期人,公元785出生于河南郑州中牟县,唐朝诗人。
作品评价
近代·邹弢·《三借庐笔谈》:二十八字,一气贯通,令人信口曼吟,低徊不厌。 
现代·刘永济·唐人绝句精华》:此诗状山野儿童颇逼真。诗不说自身高洁而以“儿童不惯见车马”作点染,故佳。
[
6
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