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简介
《鹧鸪天·不寐》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。该词写不寐之思。上片自我抒怀明志。“一生不负溪山债”,生动明快,涉笔成趣,是天生好言语。下片由己及人,念及庸人世态。结韵语带诙谐嘲谑,却又笔锋犀利,入木三分。
[
3
]作品赏析
这首词,可视为辛弃疾的创作宣言。他要把人牛“旧事”、生的行为出处,写入词中。“入笑林“,是自嘲,也是无奈,更有几分愤激。他一生的理想是做荧雄,成就英雄的伟业,让“功名饱听儿童说”,岂料最终一生只与溪山为伴,只能写写倒,供人传诵。他心中老大的不爽!早年他“求日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”,到晚年只能与溪山为伍,与世俗浮沉。表面旷达,随缘自适。实则深含幽愤。
此词上片自我抒怀。首韵点题,又表明他因老病而更加珍惜岁月,而岁月的流逝又给他带来了更多的衰老和病痛。这是典型的老年人心态。“那堪”一词,下得沉痛。第二韵,对仗工整,勾勒了词人一生未遇的经历,却又是以这样的风流高格调写出来,显得从容娴雅。“一生”句写得尤好,它是脱口而出的快句子,却涉笔成趣,很生动,很有滋味。
下片转写庸人丑态,潜意识中有以彼辈与自己对照之意。过片先是用两个偏意短句,表明作者对他们的不屑。“巧拙”取庸人的巧佞这一面,“浮沉”取庸人的得意这一面,而“随”与“任”,则有任凭彼风派人物如何因巧佞而得意的意思。但其实词人心中已经积聚起了对彼辈的鄙视。他调用典故来强白化解郁愤,说世间之人的性情,正像他们的面貌一样,千差万别,不必也不能强求一律。其实这并不是作者对于世人个性差异的评价,而重在表明庸人辈的机巧,与自己的刚正一样,是不可改变的。自己不妨把他们的平生行事从头回忆,把他们补充到前人所写的丑人丑事讽刺小品集————《笑林》之中去。
本词措辞明快,涉笔成趣,以诙谐戏谑的口吻,表现词人一生的不遇。又以辛辣嘲讽的口吻,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当时政坛上春风得意的庸人的丑态。
[
4
]创作背景
此词约作于庆元中闲居瓢泉时。词写不寐之思。
[
3
][
1
]作者简介
辛弃疾(1140年5月28日—1207年10月3日),南宋豪放派词人,字幼安,号稼轩居士,山东历城(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)人。
作品评价
吴则虞·《辛弃疾词选集》:此词全首无“不寐”意,其题恐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