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
所以说今天的责任,不在别人身上,全在我们少年身上。少年一代有智慧,国家就智慧,少年富足,国家就富足,少年强大,国家就强大,少年独立,国家就独立,少年自由,国家就自由,少年进步,国家就进步,少年胜过欧洲,国家就胜过欧洲,少年称雄于世界,国家就称雄于世界。
红日刚刚升起,道路充满霞光;黄河从地下冒出来,汹涌奔泻浩浩荡荡;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,它的鳞爪舞动飞扬;小老虎在山谷吼叫,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,雄鹰隼鸟振翅欲飞,风和尘土高卷飞扬;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,灿烂明丽茂盛茁壮;干将剑新磨,闪射出光芒。头顶着苍天,脚踏着大地,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,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。前途像海一般宽广,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。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,将与天地共存不老!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,将与祖国万寿无疆!
[
5
]作品简介
《少年中国说》是近现代梁启超所作的散文,此文节选其中一部分。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,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,热切希望出现“少年中国”,振奋人民的精神。文章不拘格式,多用比喻,具有强烈的鼓励性。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,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。
[
1
]作品赏析
《少年中国说》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,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,鼓励他们奋然而起,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战斗中去。文字语言特点是高度凝练、概括,气势宏大,感情饱满。文章多为四字一句,而且押韵,处运用反复、对偶、比喻、排比等修辞方法,大量地引用了典故,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,读起来铿锵有力,朗朗上口。
[
2
]梁启超希望少年奋发努力,独立自强,使国家富强。这里的“少年”不仅仅指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青春少年,而是广泛意义上的能够担负国家社会责任的青年人。他说:“朝有朝之老少,国有国之老少。朝与国既异物,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。”于是,他推翻了中国历史上王朝更迭盛衰的历史循环论,希望建立一个新型的民主政权国家。他也深知,这种新型国家的建立,离不开新的“国民”的培养,所以他呼吁中国的年轻人不要再做“老大帝国”的改朝换代之民,不要再追逐旧王朝的功名利禄,而应具备世界的眼光和视野,树立新的国家观念,奋发向上,担起家国的责任,正所谓“少年独立则国独立,少年自由则国自由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”。
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如果一个国家闭关自守、不注重发展创新,那么只能落后挨打。改革开放40年里,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综合国力稳步提升。今日之中国少年,要牢记时代使命,正如梁启超所言,“少年强则国强”。改革创新,少年先行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我们坚信,长江后浪推前浪,一代更比一代强。旧时代中国被列强欺侮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,中华民族必将为人类文明创造出新的辉煌!
[
3
]创作背景
1900年,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,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。为了镇压中国人民,帝国主义联合起来,组成八国联军,勾结清政府,镇压义和团运动。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,污蔑中国是“老大帝国”“东亚病夫”“一盘散沙”,不能自立,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。而中国人中,有一些无知昏庸者,也跟着叫嚷“中国不亡是无天理”“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”,散布悲观情绪,民族危机空前严重。
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的梁启超,始终未放弃救国的努力。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,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、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,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,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,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《少年中国说》。
[
3
]作者简介
梁启超(1873年2月23日-1929年1月19日),字卓如、宏、任甫,别号任公、饮冰室主人,广东省新会县人,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、思想家。中国近代杰出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、新法学家、社会活动家、词汇发明家、书法家。清末戊戌变法领袖之一,民国多个政治党派创办人。
作品评价
《阅读梁启超》:梁启超的《少年中国说》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,足见其于当时青年影响之大。
《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》: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民、中国知识分子所共有的强国愿望,有着强烈的时代感。
[
4
]